快速通道
汕头大学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(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),广东省重点学科4个(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、基础数学、免疫学、药理学),设置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(基础医学、药学、临床医学),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、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,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、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4个,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,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。
学校已逐步建成基础研究、工程技术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开发等四类高水平研究创新平台。目前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(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),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,广东省重点实验室4个(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、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、感染病与分子免疫病理重点实验室)、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(结构与风洞重点实验室、免疫病理学重点实验室、潮汕沿海地区高发肿瘤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)、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(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、粤台企业合作研究院),广东省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1个(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),广东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4个(轻工装备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、水产生态养殖与水产品加工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、风电机组控制系统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、智能医学超声诊断系统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)、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(亚热带海水贝藻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软包装印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)。
近几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的年均增速达35%,2011年全校科研经费总额7030万元。在科研经费总量增加的同时,学校科研项目的级别与层次也不断提升,国家级项目的数量与比例迅速提高,近五年来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、973计划课题3项,有五名教师先后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。
学校以基础研究为抓手,学术水平稳步提升,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。近年来,我校每年SCI收录论文数在全国高校排名保持在70位左右。根据汤森路透(Thomson Reuter)2012年3月的统计数据,我校化学、临床医学两个学科进入ESI(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)全球前1%行列。在“2012中国大学Nature & Science论文排行榜”中,汕头大学列全国高校第11位,居广东省高校第1位。
学校历来重视并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工作,是首批广东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单位,第四批全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单位。近年来专利申请量获大幅度提升,2011年比2010年增长30%。
学校立足粤东,面向全国,坚持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区域社会经济进步,形成了“以点带面、重点突出、优势互补、良性运作”的产学研合作新格局。近年来,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、研发中心4个,与200多家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合作,参与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战略联盟4个,主持5个产学研结合产业化基地的建设;同时依托学校人文社会科研平台,积极发挥党和政府的智囊团、思想库的作用,持续为地方战略发展规划设计和论证,经济社会转型期亟待解决重大课题等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;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 |